送黄监税之官沙县

国家右文时,子可谓不遇。
相从今几年,犹记弄章句。
神州久陆沉,赤子欲谁诉。
隆兴淳熙初,几载驾戎辂。
主圣难其臣,后来忽多故。
方今恢天运,子复策仕路。
惜乎视征榷,韬略未阔步。
男子志四方,周王亦一怒。
惨别无它言,闽山眇回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黄监税之官沙县》是宋代诗人韩淲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黄监税即将离别前往沙县任职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韩淲,字仲止,号涧泉,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出身于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庭,与赵蕃并称为“二泉”。韩淲一生崇尚清高,淡泊名利,以吟咏为乐。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与赵蕃齐名,合称“二泉”,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诗作原文:国家右文时,子可谓不遇。相从今几年,犹记弄章句。神州久陆沉,赤子欲谁诉。隆兴淳熙初,几载驾戎辂。主圣难其臣,后来忽多故。方今恢天运,子复策仕路。惜乎视征榷,韬略未阔步。男子志四方,周王亦一怒。惨别无它言,闽山眇回互。

  3. 诗意解读:诗的前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黄监税即将离别前往沙县任职的不舍之情。通过“国家右文时”和“神州久陆沉”等词句,传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后半句则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4.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隆兴淳熙初年,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黄监税即将离开家乡前往沙县任职,这不仅是一次个人的生活转折,也是国家政治形势的一个缩影。

  5. 艺术特色:韩淲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他的诗歌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

韩淲的《送黄监税之官沙县》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首承载着时代特征和社会责任的史诗级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文人心态以及诗歌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