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曾与十客游,今夏还约几人至。
桥南花处数枝梅,青子林园尚堪醉。
行者居者复不来,相赏相违何有哉。
古栝苍山照流水,我亦仅能知此尔。
戏柬胡教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柬胡教授》是宋代诗人韩淲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戏柬胡教授》是韩淲在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年-1264年)所作。这一时期,韩淲经历了从官场回归到山林的生活转变。诗中“去冬曾与十客游”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而“今夏还约几人至”,则透露出作者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与兴奋。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情,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
首句“桥南花处数枝梅”,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图景:在桥南的花木丛中,有几枝梅花挺立着,显得格外娇艳。这里的“花”可能指的是梅花,也可能是泛指各种春花。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尚堪醉”三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陶醉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
诗中的“行者居者复不来,相赏相违何有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思考:“行者”即行走的人,“居者”即居住的人。当行者与居者都不来时,他们之间的赏心悦目、相互欣赏也就没有了意义。这里的表述看似矛盾,实则蕴含着更深一层的意义——真正的美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和相互理解,而不是单纯的外在条件或物质享受。
《戏柬胡教授》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