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 腊前梅

一朵梅花百和香。浅色春风,别样宫妆。西湖衣钵更难忘。雪意江天,浑断人肠。
清夜横斜竹影窗。赢得相思,魂梦悠扬。玉溪山外水云乡。茅舍疏篱,不换金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剪梅·腊前梅》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经典词作。这首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精巧的构思,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周邦彦,北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其词作风格细腻婉转,善于运用各种音乐元素来增强词的表现力,因此被后人誉为“词中之龙”。他的词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高峰,尤其在婉约词方面影响深远。

  2. 词题含义:词题“一剪梅·腊前梅”指的是腊月前的梅花。腊月是农历十二月,此时正值冬季,梅花盛开显得尤为珍贵。周邦彦通过描绘腊月前的梅花,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岁月流转的感慨。

  3. 词作原文与翻译

  • 《一剪梅·腊前梅》全文如下:“一剪梅花万样娇,霜天无语倚寒桥。何人解把清愁了,杨柳岸边,几度夕阳红。”
  • 译文:一剪梅花千姿百态地绽放,在寒冷霜天的寂静中它静静地矗立在小桥之上。有谁能够理解那深深的忧愁,杨柳岸边,夕阳西下,又是一天的红霞消散。
  1. 主题与情感表达:《一剪梅·腊前梅》通过描绘一幅冬日梅花的画面,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这种以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词作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细腻。

周邦彦的《一剪梅·腊前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优美诗词,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