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谁言镜听词。烛花影动画檐低。烧灯天气醉为期。
雨湿杏腮疑淡淡,风迷柳眼半僛僛。小山西路板桥西。
浣溪沙 · 十六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十六夜》是一首描绘夜晚景象和情感的宋代词作。它由清代词人徐灿所作,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华美的场景与细腻的情感。
从艺术风格来看,徐灿的这首《浣溪沙·十六夜》充分体现了宋代词人的婉约风格。词中“玉乱香忙午夜天”、“绛蜡消风欢未足”等句子,用词精炼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香气、光影交错的梦幻世界。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宋代词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在艺术创作中的细腻情感表达。
在情感表达上,《浣溪沙·十六夜》展现了词人在特定时刻的心理活动和期待。“好倩凤箫吹到晓,怕花瞑”,表达了一种既渴望美好时光延续又害怕美好终结的矛盾心理。这种情感的微妙转变,使得整首词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从文化意义来看,《浣溪沙·十六夜》作为宋词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示了宋代词人在艺术上的成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词人巧妙地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表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浣溪沙·十六夜》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也是对宋代词人艺术成就的一次深刻展示。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