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烦棰策车驰毂,终岁尘劳常碌碌。
喜闻岩寺在山中,路转清溪入幽谷。
乍行山口疑洞天,穷深一上翻平田。
千层台殿隐林木,四面石壁生云烟。
山僧迎门笑相揖,为语祖师存德迹。
屈指于今八百年,已在西来达摩前。
鹤鸣飞止黄金地,锡杖涌起清凉泉。
境称尚绝名天下,天台石桥乃其亚。
千峰不改岁寒时,一水最怜秋月夜。
半生游学颇艰辛,且向空山老此身。
也知方丈安禅处,解笑东西南北人。
题灵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灵岩寺》是宋代诗人赵善悉所作,这首诗赞美了灵岩寺及其周围环境的壮美景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诗歌原文:
江南多名山,雁荡最崒嵂。
天柱高摩云,展旗巧障日。
风榻卧石屏,雾窗涵卓笔。
上有小龙湫,龙鼻清泉出。
异哉诺讵罗,来此坐叠膝。
我亦荡中人,景象颇能悉。
独秀玩苍翠,重台听萧瑟。
却穿水帘谷,衣襟寒栗栗。
还入新月洞,意气何飘逸。
安期指瓜枣,羡门献梨栗。
飘瓦孰是非,临歧置得失。
平生方外游,兹游为第一。
谩登岭三三,休跨盘七七。
岂意山尽头,时复有禅室。
门并双峰尖,路爽千榕密。
触石浅溪鸣,投林飞鸟入。
傍人应笑允,观山何时毕。
笑话傍人道,恨我少登陟。
作诗寄行役,吾非贪著述。艺术特色:
- 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用词精炼,通过描写灵岩寺及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灵岩寺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禅理情怀。
- 文化价值:
- 《题灵岩寺》作为宋代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 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和欣赏,对于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心灵寄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题灵岩寺》是一首富有哲理、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灵岩寺的自然美景,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情操的重要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