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兴于山,霿霿为雾。
匪山不仁,天实不顾。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
岂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鸤鸠,谷谷晨号。
天乎未雨,余不告劳。
谁为山川,不如羽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
匪山不仁,天实不顾。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
岂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鸤鸠,谷谷晨号。
天乎未雨,余不告劳。
谁为山川,不如羽毛。
《云兴于山》是宋代诗人苏洵的作品。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与他的两位兄长苏轼、苏辙一起并称为“三苏”,并且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散文创作上,尤其擅长政论。他的文章风格雄健有力,笔势流畅,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这种文风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