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良卿秋雨有感二首

一饱真难得,凶丰特未分。
连绵窗外滴,惆怅陇头耘。
雀啅饥谋食,蛙鸣夜作群。
谁能补天漏,我欲跨重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杨良卿秋雨有感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之一。这两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生活困窘。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政治腐败的不满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第一首诗题为“秋雨”,通过描写秋雨连绵、淅沥细密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哀伤。诗中写道:“天公解缆垂垂去,江上舟人不自持。”这里的“天公”指老天爷,而“解缆”是指解开船缆让船只离开岸边。诗人用“垂垂去”形容天空中云彩缓缓地离去,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接着,他又写道:“江上舟人不自持,浪翻风起使人悲。”这里,诗人用“舟人不自持”来形容自己内心的不安与无助,同时借“浪翻风起”来比喻社会的动荡和混乱。最后,他以“人生如寄尔何疑”结尾,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第二首诗题为“感旧”,通过对昔日朋友之间的友情进行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诗中写道:“君今无恙且归休,吾亦无愁但寄忧。”这里,诗人用“君今”指杨良卿,表示自己对他的关切和祝愿;“无恙”则表示杨良卿身体健康,没有受到伤害或疾病的影响。接下来,诗人又写道:“我今无愁但寄忧,君归休矣知几时?”这里的“我今无愁”表示自己虽然内心充满忧虑,但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而“知几时”则表示诗人不知道何时能够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或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去。最后,诗人以“何时一杯酒,重见故交情”作为收尾,表达了对再次与朋友重逢的期待和愿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