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吴子野

从来非佛亦非仙,直以虚心谢世缘。
饥火尽时无内热,睡蛇死后得安眠。
饥肠自饱无非药,定性难摇始是禅。
麦饭葱羹俱不设,馆君清坐不论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赠吴子野》是北宋著名诗人苏过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苏过,字叔党,号斜川居士,眉州眉山人。他是苏轼的儿子,以文学成就著称。苏轼去世后,苏过随父亲南贬至岭南,之后随宋徽宗返回北方。
  1. 诗歌原文
    从来非佛亦非仙,直以虚心谢世缘。 饥火尽时无内热,睡蛇死后得安眠。 饥肠自饱无非药,定性难摇始是禅。 麦饭葱羹俱不设,馆君清坐不论年。

  2. 诗意解析

  • 非佛亦非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既不完全信奉佛教也不完全追求道教的神仙生活。
  • 虚心谢世缘:暗示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淡然处之和对名利看淡的态度。
  • 饥火尽时无内热:形象地描述了饥饿时的生理体验,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 睡蛇死后得安眠:借用睡蛇比喻死亡或解脱的状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饥肠自饱无非药:指出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富足才是真正的粮食。
  • 定性难摇始是禅:反映了苏过对于道家哲学中“定力”的重视,认为这是达到精神自由的关键。
  • 麦饭葱羹俱不设,馆君清坐不论年:描绘了一个清贫简朴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知识的追求。

通过对《戏赠吴子野》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欣赏到苏过卓越的文学才能,还能从中体会到宋代文化的精神风貌和诗人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