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守祷雨获应

秋阳六十日,闵闵岁可惧。
原田龟坼块,城市尘没屦。
谁欤悲若人,活彼于旦暮。
精禋发仁恻,诚意辄上诉。
神山閟灵湫,水旱天所付。
潜虬懒废职,暴虎往斗怒。
抑无东海冤,又岂桑羊蠹。
天心自响答,民语酌道路。
嗟予生理拙,饥饱共农圃。
披衣夜不眠,听此檐间语。
沉疴忽去体,黄壤流膏乳。
少宽县令责,尽复南亩故。
呼儿酌我酒,欲写无佳句。
聊同千里谣,非公谁与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郡守祷雨获应》是宋代诗人苏过的一首作品,诗中描绘了秋阳照耀下的田野景象与民生疾苦。该诗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以及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诗中的“秋阳六十日,闵闵岁可惧”,描述了秋季的阳光照射下,田野一片荒凉的景象,暗示了农事的艰难以及年景的不景气。接着,“原田龟坼块,城市尘没屦”进一步表达了土地干裂、尘土飞扬的贫瘠景象,反映了旱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此外,“谁欤悲若人,活彼于旦暮”则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期盼与无助,表达了对天降甘霖的渴望和祈求。

在诗中,“精禋发仁恻,诚意辄上诉”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虔诚以及对神灵的敬畏,希望通过祭祀和祈祷来获得天恩降雨,解除水旱之苦。而“神山閟灵湫,水旱天所付”则暗示了神灵的力量与责任,认为天意决定着水旱灾害的发生。

诗中还通过描述自然现象来反映社会状况。“潜虬懒废职,暴虎往斗怒”,形象地比喻了那些因政治腐败或官员无能而不作为的人,他们的存在使得国家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同时,“抑无东海冤,又岂桑羊蠹”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最后,“天心自响答,民语酌道路”则体现了民众的期待和呼声,希望上天能够回应他们的祈求,解决他们的困难。

《郡守祷雨获应》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灾害和人民苦难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