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岑氏心远亭

君不见郑崇门前闹如市,此心不碍如秋水。又不见翟公之门空设罗,翻为交情生愠喜。
岂知靖节弃官归,五斗难堪折腰耻。结庐何必在山泽,方寸湛然遗远迩。
君家小园才数亩,竹柏萧森间桃李。幽亭容膝审易安,不羡华堂失梓杞。
平生少游真吾师,自欲浮沉老闾里。故应从事三径乐,更效子綦今隐几。
君看六凿无天游,妇姑攘夺无穷已。远人无累超物表,云梦胸中吞芥子。
纷纷朝市我无与,毂击肩摩同一轨。高情缥缈谢尘寰,怅望云山友黄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岑氏心远亭》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对岑氏心远亭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情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苏过的个人经历紧密相连。苏过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随其父苏轼一同去世后,被安葬于汝州郏城的小峨眉山,并在那里定居。这样的经历使得他有机会亲身体验并感受到官场生活的复杂与纷乱,因此,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郑崇门前的热闹和翟公门空设罗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喧嚣世界的厌倦与疏离。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也反映了苏过特有的文学特色。如“君不见郑崇门前闹如市,此心不碍如秋水”和“又不见翟公之门空设罗,翻为交情生愠喜”等诗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繁华与清静进行对比,以突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诗中的“结庐何必在山泽,方寸湛然遗远迩。”更是表达了他对于归隐生活的理想追求。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也是不容小觑的。它不仅展示了苏过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这首诗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这对于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题岑氏心远亭》不仅是苏过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想象。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