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进之绿荫轩

主人爱竹真成癖,门阶户席俱寒碧。
小轩故为剪重阑,舍下从教笋穿壁。
欣然远致数君子,相对青青好颜色。
公庭无事白日长,寒影参差乱书帙。
君家将相山西种,世世剖符门列戟。
图形未肯上凌烟,却扫何为清一室。
胸中定有不凡处,对客何妨仍蜡屐。
明年新笋拂云长,夏簟琅玕足留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进之绿荫轩》是宋代诗人苏过的作品。在这篇文章中,苏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向读者展示了竹子的魅力与文人雅士对竹的喜爱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此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苏过(约1079年—约1143年),字子由,号东老,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其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 文学成就:苏过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散文以及史学研究上。他的诗作风格清丽,语言简练,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抒发自己的情感。散文方面,他的作品结构严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苏过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其历史著作《东斋记事》等,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 原文节选与译文
  • 原文摘抄:《主人爱竹真成癖,门阶户席俱寒碧。小轩故为剪重阑,舍下从教笋穿壁。欣然远致数君子,相对青青好颜色。公庭无事白日长,寒影参差乱书色。》(注:此处原文较长,以下内容仅展示部分)
  • 翻译:主人对竹子有着深深的喜爱,以至于门阶、户席都被竹叶覆盖,显得格外清凉。为了让自己能更好地欣赏竹子的美,特意建了一座小巧的轩廊。虽然竹子远道而来,但它们依然生机勃勃,翠绿的颜色令人愉悦。在宽敞的庭院里,阳光洒满地面,竹子的影子斑驳交错,仿佛给书页也染上了一抹绿色。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品格。诗中的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同时,诗中的竹子也象征着坚韧、高洁的品质,寓意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1. 写作背景与主题
  • 时代背景:苏过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科技发达的时代。文人士大夫们崇尚儒学,注重道德修养和学识积累,而自然景物则是他们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过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的诗歌。
  • 主题探讨:本诗的主题是对竹子的赞美与歌颂。竹子以其挺拔的姿态和清雅的气质,成为了文人墨客喜爱的对象。在这首诗中,苏过不仅描绘了竹林的美景,更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都洋溢着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题王进之绿荫轩》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文化内涵的艺术佳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品质和精神境界的高度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