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

客车来不息,辙迹知成沟。
莫怪慵登寺,犹宜赏举头。
独游知忆弟,望远胜登楼。
处处题诗遍,篇篇谁为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子瞻题扶风道中天花寺小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作品体现了苏轼在政治生涯中遭遇挫折后的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的原文是:

扶风道中,寻丈人画壁间,见题字云:“西望长安,日暮云黄。”余戏笑曰:“昔人以五色为经,今人以五色为纬,何其谬也?然亦自是好色之极者。吾欲去此,将安适所?”丈人笑曰:“君非知我者也。吾尝游四方,所见山川之奇者多矣,未尝不心怡神旷。然而,山之奇者,常在深密;水之奇者,常在窈窕;人之异者,常在语言。若君,则不然,君之观物也,常在耳目之外;君之思人也,常存心于胸臆之中。故君虽在尘垢之中,而清气与天地相往来。虽然,君之为人,亦有不足者,君常以世俗之见,求天下之事,则其所见者,不过如井蛙之视天;君常以己之所知,量他人之言,则其所知者,不过如井蛙之语海。是以君虽博学多闻,而终不能有成;君虽聪明才辨,而终不能有济。今君来游于此,乃能尽其所见,尽其所能。此岂偶然哉?盖君之于万物也,无所不容;君之于一物也,无所不取。夫如是,则君之于天下也,又安知非所施之过耶!吾尝谓君:处世不必喜同,惟当喜异;与人不求备,惟当求真。苟如此,则终身可矣。君其勿疑。”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