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祗严户曹得替省亲成都

宦游东土暂相依,政役频烦会合稀。
每恃详明容老病,不堪羁旅送将归。
思亲道路宁论远,入蜀山河渐觉非。
我有旧庐江水上,因君聊复梦魂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韩祗严户曹得替省亲成都》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辙的作品。下面将对其做更深入的剖析:

  1. 作者简介
  • 苏辙简介:苏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为“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文学成就颇丰,尤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表现。
  1. 作品原文
  • 宦游东土暂相依,政役频烦会合稀。
  • 每恃详明容老病,不堪羁旅送将归。
  • 思亲道路宁论远,入蜀山河渐觉非。
  1. 作品解析
  • 主题:《送韩祗严户曹得替省亲成都》以送别为主题,抒发了对朋友即将离任回乡的不舍之情。通过对友人的描写和送别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亲情的思念。
  • 艺术手法:该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修辞方面,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创作背景
  • 政治背景:此诗作于苏辙的政治生涯中,他曾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因反对哲宗及元丰诸臣而被贬谪,晚年才得以平反。这种复杂的政治经历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个人情感: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文人,苏辙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文化价值:了解这首诗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例如,探讨宋词的发展以及宋代社会风俗等。
  • 艺术鉴赏:研究苏辙的诗词风格,如其独特的语言特色、意象选择等,可以加深对诗歌艺术的理解。
  • 现代应用:分析这首诗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探讨它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影响。

《送韩祗严户曹得替省亲成都》不仅是苏辙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