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帆倚棹浅河津,忆泛长江步步新。
未免生涯寄风浪,不堪舟楫委埃尘。
往来欲就沙囊堰,深浅时看举策频。
一望云霓百忧集,应思平地隐居人。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将至桃园阻浅且风不得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将至桃园阻浅且风不得进”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庆历年间,当时作者在历城(今山东济南)与友人李公择同行,途中作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艰难困苦。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将至桃园阻浅且风不得进
柳絮飞时过短堤,杏花落去到长溪。
春风已过桃花水,秋雨初晴竹叶泥。
日色浮云轻著地,烟光凝露薄侵衣。
行人莫厌频回首,有恨无人省得归。
不知春草年年绿,唯有王孙去后知。
野渡无人舟自横,小桥分路马相迎。
乱蝉啼处黄芦岸,宿雁声中白鹭洲。
山色入楼迷望眼,水文随座写愁眉。
夜来风雨声,秋尽江南树正凋。
晓日登高望海门,江流宛转绕芳甸。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楚楚佳。
孤屿重岩皆画本,小桥流水乃诗家。
渔人甚乐垂竿醉,水鸟忘机避弋人。
一棹清秋酒满川,菱花影里看归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旅途中的艰难困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环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