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

晚岁抽身尘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宫。
羞将白发随冯叟,欲就丹砂继葛洪。
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
骚人欲作招魂赋,蝉蜕疑非世俗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苏辙《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的艺术魅力

苏辙,这位宋朝的文学家,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璀璨的光芒。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晚岁抽身尘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宫,这首诗描绘了主角在尘世中挣扎却又向往仙境的生活态度。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羞将白发随冯叟,欲就丹砂继葛洪,诗中的“欲就丹砂继葛洪”,反映了主角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道教思想的认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信仰和生活哲学,也是他对社会现状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这里的“龙虎”和“芭蕉”象征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通过对这些象征意义的探讨,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洞察生命本真的态度。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苏辙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它以其深刻的哲理、丰富的意象、精湛的语言,展示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生命、历史和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