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巩廷评招饮

病忆故乡同越舄,性安田野似裨谌。
都城岁晚不归去,客舍夜寒犹独吟。
樽酒怜君偏好客,诗篇寄我谬知音。
会须雪里相从饮,履迹旋平无处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王巩廷评招饮》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七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是苏轼的弟弟,与苏轼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文学成就极高,尤其在散文和诗歌方面有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2. 诗词原文: 病忆故乡同越舄,性安田野似裨谌。都城岁晚不归去,客舍夜寒犹独吟。樽酒怜君偏好客,诗篇寄我谬知音。会须雪里相従饮,履迹旋平无处寻。
  3. 诗词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在都城的年末仍不愿离去,寓居他乡的夜晚独自吟诗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4. 写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辙担任过多次地方行政长官的经历中,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失意和挫败感,以及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5.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情感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此外,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十分细腻,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6. 历史价值:此诗不仅是苏辙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体现了当时的诗歌风貌和社会背景,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7. 现代影响:尽管时代已远,但《次韵王巩廷评招饮》依然被广泛传唱,成为人们口中的经典之作。其优美的诗句和深邃的情感至今仍能触动人心,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次韵王巩廷评招饮》不仅展示了苏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值得深入研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