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适春雨

久遭客禁往还稀,风雨萧条只自知。
春色有情犹入眼,客愁无赖巧侵眉。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
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王适春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们所传诵。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苏辙,字子由,北宋时期眉州眉山人,苏轼的弟弟。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还是一位具有政治智慧的官员。其一生经历了多次的变迁与波折,从政生涯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坎坷的挫折。他的文学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尤其是诗歌创作,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久遭客禁往还稀,风雨萧条只自知。
  • 春色有情犹入眼,客愁无赖巧侵眉。
  •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
  1. 主题思想
  •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雨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首句“久遭客禁往还稀”点明了因频繁的旅行而使得往来稀疏的生活状态,透露出淡淡的孤独感。接下来的诗句中,“春色有情犹入眼”描绘了春雨中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然而,“客愁无赖巧侵眉”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深的忧愁,这些忧愁似乎巧妙地侵蚀着他的眉宇之间,增添了几分愁苦之情。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次韵王适春雨》中,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多种意象,如“风雨”、“山僧”、“野老”,以及“茶”、“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 语言风格: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朴素而精准的词汇,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押韵和对仗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
  1. 历史影响
  • 此诗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次韵王适春雨》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宋代诗人苏辙形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