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遭客禁往还稀,风雨萧条只自知。
春色有情犹入眼,客愁无赖巧侵眉。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
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
诗句释义:
- 久遭客禁往还稀,风雨萧条只自知。
- “久遭客禁”:长期被禁止外出。
- “往还稀”:与外界交往稀少。
- “风雨萧条”:形容天气阴沉,气候寒冷。
- “只自知”:独自感受这种天气。
- 春色有情犹入眼,客愁无赖巧侵眉。
- “春色有情”:春天的景色似乎具有感情,能吸引人。
- “犹入眼”:仍然能够吸引目光。
- “客愁无赖”:客人的忧愁是那么难以摆脱或克制。
- “巧侵眉”:巧妙地侵入眉毛,形容忧愁深重。
- 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
- “山僧寄语”:山中的僧人通过话语传达信息。
- “收茶日”:“收茶日”可能指的是收集茶叶的日子,也可能指某种特定活动的日子。
- “野老留人供社”:乡村的老者们在祭祀时招待客人。
- 久住不须嫌寂寞,此间偏与拙相宜。
- “久住”:长时间居住。
- “不须嫌寂寞”:不需要因为寂寞而感到不快。
- “此间”:这里。
- “偏与拙相宜”:正好适合我这样的性格和习惯。
译文:
长久以来被禁令困扰,来往稀少,只能独自感受风雨萧瑟的天气。尽管春色令人着迷,但客愁却像顽皮的孩子,巧妙侵入我的眉心。山僧通过言语传递信息,告诉我收集茶叶的日子;而乡村的老者们在祭祀时招待客人。在这里居住并不需要嫌弃寂寞,因为这里恰好适合我这样的性格和习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在春雨天气中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以及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风雨萧条只自知”、“春色有情犹入眼”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欣赏。同时,“山僧寄语收茶日,野老留人供社时”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并不需要感到寂寞,反而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