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
南海无波闲斗舸,北堂多暇得羞兰。
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
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生平背景: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苏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之子,与苏轼兄弟齐名。他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卒于元丰七年(1084年)。在宋仁宗嘉祐二年中进士,后因政治原因遭贬,历任多个官职。
  • 文学成就:苏辙是宋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风格以雄健、朴实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政治感慨。
  1. 诗歌原文
    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
    南海无波闲斗舸,北堂多暇得羞兰。
    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
    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

  2. 诗歌解析

  • 家声远继河西守:这句话表达了对钱承制的期待,希望他能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如同历史上的西河太守一样,为国为民做出贡献。
  • 游宦多便岭外官:描绘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风光和生活条件,暗示钱承制在这样的环境中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便利。
  • 南海无波闲斗舸:描绘了南海的平静景象,意味着钱承制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悠然自得,不拘小节。
  • 北堂多暇得羞兰:北堂指北方的官府或朝廷,这里的“羞兰”可能是指兰花,寓意钱承制在官场上能够得到清闲和安宁。
  • 忽闻常棣歌离索:常棣指的是《诗经·小雅·常棣》中的常棣树,这里可能寓意着离别或变迁。
  • 应寄寒梅报好安:寒梅象征坚强和高洁,这句话可能是祝愿钱承制在外能够平安顺利,同时也表达对钱承制的鼓励和期望。
  • 它日扁舟定归计:扁舟指小船,这里可能寓意着钱承制的仕途未来会有明确的归途和规划。
  • 仍将犀玉付江湍:犀玉可能是指珍贵的物品,如珠宝,这里寓意着钱承制将带着这些礼物回到家乡,象征着他的成功和荣耀。

《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不仅展示了苏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北宋时期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不仅是苏辙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北宋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