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
南海无波闲斗舸,北堂多暇得羞兰。
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
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品的创造性以及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范围,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别对诗句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进行分析作答,最后要注意答案的组织形式。此题中,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赏析,所以赏析的角度应侧重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答案】

首联写承制到任后,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颔联写南海无波闲斗舸,北堂多暇得羞兰。颈联写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尾联写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

【赏析】

首联“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写诗人到任岭南的前景。从“家声远继河西守”来看,诗人在诗中自比为“西伯”(即周文王),以期名垂青史。“游宦多便岭外官”,写岭南地方官员多是贬降来的官员,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诗人在岭南任职,可以远离朝廷,不受朝廷的束缚。因此,“游宦多便岭外官”也表达了诗人对岭南生活的喜爱之情。

颔联“南海无波闲斗舸,北堂多暇得羞兰”,是说诗人在岭南的生活安逸舒适。“斗舸”是大船的意思,“羞兰”是兰花的意思。诗人用“无波”、“闲暇”等字眼,写出了岭南水道畅通、物产丰富的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岭南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悠闲的景象。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人。诗人在这里既表现了自己对岭南生活的喜欢,又表明了他对岭南百姓的喜爱之情。

颈联“忽闻常棣歌离索,应寄寒梅报好安”,是说自己虽然在岭南任职,但是心情却很好。诗人把“常棣”比作自己的知己朋友,把梅花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这两句诗既表现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又表现了诗人对岭南生活的热爱之情。

尾联“它日扁舟定归计,仍将犀玉付江湍”,是说自己一定会乘着扁舟回归故乡,把珍贵的犀角和玉石交给江流。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岭南生活的留恋之情。同时,诗人把珍贵的犀角和玉石交给江流,也暗示了诗人对岭南人民的感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