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发秋来半是丝,幅巾缁撮强为仪。
垂空旋取海棕子,束发装成老法师。
变化密移人不悟,坏成相续我心知。
茅檐竹屋南溟上,亦似当年廊庙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衰发秋来半是丝,幅巾缁撮强为仪。
垂空旋取海棕子,束发装成老法师。
变化密移人不悟,坏成相续我心知。
茅檐竹屋南溟上,亦似当年廊庙时。
《过侄寄椰冠》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感慨。苏辙,字子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轼、兄长苏洵并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过侄寄椰冠》这首诗通过苏辙自身经历的描述,展示了一位老学者面对衰老时的心理活动和生活态度。诗中,“衰发秋来半是丝,幅巾缁撮强为仪”描绘了诗人因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白发,以及为了保持尊严而勉强维持的仪态。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苏辙的个人情感,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的普遍心态和社会压力。
从文学价值来看,《过侄寄椰冠》不仅是苏辙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刻体现。诗中的“变化密移人不悟,坏成相续我心知”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对椰冠这一道具的象征意义进行阐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之情。
《过侄寄椰冠》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读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