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莫二首

岭南万里归来客,颍上六年多病身。
未死谁言犹有命,长闲岂复更尤人。
眼看世事知难了,手注遗编近一新。
点检平生无几恨,浊醪初熟正逢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莫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在政治生涯中的经历和思考。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颍阳居士等,世称颖滨先生。他是苏轼的弟妷子,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辙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文、词等方面,尤以散文著称。他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为“三苏”,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1. 诗词原文
    岭南万里归来客,
    颍上六年多病身。
    未死谁言犹有命,
    长闲岂复更尤人。
    眼看世事知难了,
    手注遗编近一新。
    点检平生无几恨,
    浊醪初熟正逢春。

  2. 诗词解释

  • 岭南万里归来客:描述了诗人离开岭南多年的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变化的感慨。
  • 颍上六年多病身:回顾了自己在颍上度过的六年多的病患岁月,表达了对疾病缠身的痛苦和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 未死谁言犹有命:表达了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有生存的意志,不被命运所左右。
  • 长闲岂复更尤人: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闲散的生活,不再为琐事而烦恼。
  • 眼看世事知难了: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认识,意识到许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和解决的。
  • 手注遗编近一新:指自己致力于编纂和整理旧书,使之更加完善。
  • 点检平生无几恨: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没有太多遗憾,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 浊醪初熟正逢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酒香四溢的美好画面,象征着新的希望和活力。
  1. 创作背景
  • 苏辙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面对国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苏辙深感忧虑,他的文学作品常常反映这些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思考。在《岁莫二首》中,他通过对自己生平的回顾和对世事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1. 作品特点
  • 现实主义精神:苏辙的作品中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他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这种现实主义精神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 抒情与议论结合:在《岁莫二首》中,苏辙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抒情情感,还融入了深刻的议论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使得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和有力。
  • 艺术风格独特:苏辙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1. 文学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苏辙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风格被后来的诗人广泛借鉴和传承,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岁莫二首》不仅是苏辙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辙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