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习气消未尽,般若初心老渐明。
粗有春秋传旧学,终凭止观定无生。
维摩晚亦谐生事,弥勒初犹重世名。
须发来年应更白,莫留尘滓溷澄清。
岁暮,即岁末,指一年的最后;莫,停止之意。二首,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第二、第四品,分别名为般若品与止观品。般若品讲述般若智慧的功德,止观品讲述如何通过止观修行达到无生的境界。文章习气:指文人墨客的浮华习气。般若初心:般若(bōruò,梵文音译)是大乘佛法中的一种智慧,也指“空”的智慧;般若初心,意指佛教初学时的纯真之心。般若初心老渐明:随着时间的流逝,般若的初心逐渐明朗起来。粗有春秋传旧学,终凭止观定无生:指在岁月的沉淀下,虽然年纪渐长,但仍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通过止观修行达到无生的境地。维摩晚亦谐生事: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著名居士,以不问世事而闻名;这里比喻自己晚年也能安于世俗生活。弥勒初犹重世名:弥勒,是未来佛之一,即将成佛;此处指自己年轻时仍注重世俗名誉。须发来年应更白,莫留尘滓溷澄清:意指随着岁月的积累,头发会渐渐变白,不要被世俗的尘埃污染了清澈的心灵。
赏析:《岁暮二首》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这两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世事的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在第一首中,作者通过对般若智慧和止观修行的描述,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淡然处之的态度,以及对于内心纯真的追求。在第二首中,作者则通过对岁月变迁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生命、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两首诗都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对世事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