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原红绿变青阴,闭户不知春已深。
稍喜荒畦添野荠,坐看新竹补疏林。
帘中飞絮萦残梦,窗外啼莺伴独吟。
欲听楞严终懒出,道人知我祖无心。

《春深三首》诗句及译文

第一首:郊原红绿变青阴,闭户不知春已深。

  • 注释:郊外原本是红色的绿色植物已经变成了青色的树木,我紧闭房门却浑然不觉春天已经过去。
  •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光中独自感受季节变迁的景象。通过色彩的变化“红绿”与“青阴”,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和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而“闭户不知春已深”则透露出诗人对外界变化的忽视,突显了他内心深处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感慨。

第二首:稍喜荒畦添野荠,坐看新竹补疏林。

  • 注释:稍微欣喜于荒废的田埂上出现了野荠,静静地看着新长出的新竹来填补旧林的空缺。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荒畦上野荠的出现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新生,而新新竹的生长则代表了自然循环与恢复的力量。通过这两个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力、自然美以及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第三首:帘中飞絮萦残梦,窗外啼莺伴独吟。

  • 注释:窗帘间飘动的柳絮缠绕着我残留的梦境,而窗外清脆的黄莺鸣叫声陪伴着我孤独地吟咏。
  • 赏析:此诗营造了一种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柳絮随风飘荡,象征着无拘无束的自由,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丝迷茫与不舍。而窗外黄莺的啼叫似乎在提醒诗人春去秋来的无情更替,增添了一种孤寂感。整体上,此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及其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

结语

《春深三首》不仅展现了苏辙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思考。这些诗作不仅让人体会到春天的美好,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流转的深深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