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成遗老斋二首

花时懒出伴游人,暑雨深藏养病身。
新宅丁丁厌斤斧,旧书寂寂卷埃尘。
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敛浮根付一真。
遗老斋成谋宴坐,澹然无语接来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成遗老斋二首》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创作于宋词中,其作品流传甚广,脍炙人口。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苏辙(公元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合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苏辙的诗词风格独特,他善于以平淡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感情。他的诗词不仅在宋代享有盛誉,还被后世广泛传诵和研究。
  1. 诗词原文
    花时懒出伴游人,暑雨深藏养病身。
    新宅丁丁厌斤斧,旧书寂寂卷垘尘。
    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敛浮根付一真。
    遗老斋成谋宴坐,澹然无语接来宾。

  2. 诗词赏析

  • 《初成遗老斋二首》是苏辙对其晚年生活状态的写照,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淡泊。
  • “花时懒出伴游人,暑雨深藏养病身”表达了诗人在花开花落的季节里,不愿意外出游玩,而是选择在家中静养,享受夏日的凉爽。
  • “新宅丁丁厌斤斧,旧书寂寂卷垘尘”反映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厌倦,更喜欢宁静的环境,旧居经过重新装修后显得更加整洁舒适。
  • “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敛浮根付一真”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疏离,他更愿意放下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 “遗老斋成谋宴坐,澹然无语接来宾”描绘了诗人在新建成的遗老斋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他在这里与朋友相聚,享受宁静的时光。

《初成遗老斋二首》不仅是苏辙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的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