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一首叙事诗,描写了苏辙晚年闲居颍昌时的日常生活情景及与外孙一同收割麦子的场景。这首诗通过描绘丰收的喜悦和雨后晴空下的农家乐,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画卷。

从创作背景来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选自《苏辙集·栾城三集》,是苏辙晚年在颍昌时期的生活写照。这一时期的苏辙,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和个人生活的变迁,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农村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因此,他选择在丰收的季节记录下与外孙共同劳作的情景,以表达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从诗歌内容来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生动地描绘了丰收时节的乡村景象和苏辙与外孙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表达了农民对于新熟麦子的喜爱以及对孙子们的感激之情。而“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则展现了苏辙与外孙之间的互动及其对生活的热情。诗中的对比手法——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更是突出了农民们顺应自然、勤劳朴实的品质。

从文学价值来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不仅是对苏辙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间智慧的体现。通过对农事活动的细致观察和深情描写,苏辙不仅展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还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此外,诗中的“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等句,体现了苏辙对后代子孙的关爱与期望,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

从艺术特色来看,《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情感表达真挚感人,无论是对雨后晴空的描绘,还是对麦田的刻画,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和象征意义,也使得整首诗歌层次丰富,意味深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作为苏辙晚年在颍昌时期的代表作,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也反映了宋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它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社会生活和农民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