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

三年不踏门前路,今夜仍看屋里灯。
照佛有馀长自照,澄心无法便成澄。
追欢狂客去忘返,入定孤僧唤不应。
更到西禅何所问,隔墙鱼鼓正登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是宋朝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的原文如下:

三年不踏门前路,今夜仍看屋里灯。
照佛有余长自照,澄心无法便成澄。
追欢狂客去忘返,入定孤僧唤不譍。
更到西禅何所问,隔墙鱼鼓正登登。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元宵节夜晚观灯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三年不踏门前路”表明作者已经很久没有走过那条熟悉的小道了。而“今夜仍看屋里灯”则透露出即便在忙碌或远离故乡的生活中,观灯仍然是他难以割舍的习惯。

苏辙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寺庙中的佛像灯光闪烁,照亮了整个空间;僧人入定,似乎与世隔绝。而外面的人们追逐欢乐,忘却归途;有的甚至进入了禅定状态,与尘世隔绝。这种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更到西禅”一句可能指的是诗人亲自走到西禅寺,体验了那里的气氛。而“隔墙鱼鼓正登登”可能是指寺外的节日气氛,人们敲着锣鼓,庆祝这个特殊的夜晚。

《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不仅展示了宋朝元宵节夜晚的社会风貌,而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节日里的心理变化。这首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