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遍时人身亦老,卷残旧历意茫然。
髭须白尽无添处,甲子重来又十年。
酒俭不容时一醉,堂成且喜夜安眠。
春秋似是平生事,屋壁深藏付后贤。
己丑除日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己丑除日二首》
苏辙的《己丑除日二首》,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也反映出他对时事、友情和个人情感的深切思考。
首篇《己丑除日二首·其一》中,诗人以“橘红安稳近谁传,鬓雪萧骚久已然”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橘橙之红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而那如雪一般洁白的鬓发,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恒常与不变,也映射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动荡与不安。
第二首《己丑除日二首·其二》则是对新春的期待和祝福。“梅柳任教修故事,蚕丝聊与祝新年。”诗人通过对梅花柳树的咏唱,以及蚕丝作为礼物的寓意,表达了对新一年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同时,“敲门贺客辞多病,守岁诸孙听不眠”一句,又透露出了对亲友间的关怀以及对下一代的牵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间温情与责任感。
这两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诗人在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生状态的映照,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和批评。
苏辙的《己丑除日二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的内心世界,更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这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一次心灵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