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

早缘民事失茶官,解印重来十二年。
美恶一周还自复,始知东里解言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周思道从失去官职到重新回到地方任职经历的深刻感慨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与背景
  • 原文:早缘民事失茶官,解印重来十二年。美恶一周还自复,始知东里解言天。梓汉东西甲乙州,同时父子两诸侯。它年我作西归计,兄弟还能得此不?酒压郫筒忆旧酤,花传丘老出新图。此行真胜成都尹,直为房公百顷湖。
  • 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而此时苏辙正在蜀地做官。苏辙在得知周思道将回归汉州的消息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
  1. 诗歌解析
  • 第一首:早缘民事失茶官,解印重来十二年。美恶一周还自复,始知东里解言天。梓汉东西甲乙州,同时父子两诸侯。它年我作西归计,兄弟还能得此不?酒压郫筒忆旧酤,花传丘老出新图。此行真胜成都尹,直为房公百顷湖。
  • 第二首:栾城集卷第十五。
  1. 主题思想
  • 政治变迁:诗人通过描写周思道的经历,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性和政治斗争。
  • 个人命运:诗中的“美恶一周还自复”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变化,反映了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
  • 友情与期望:诗人对周思道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成功,同时也表达了对兄弟情深的珍视。
  1. 艺术手法
  • 对比与象征:诗中的“梓汉东西甲乙州”和“同时父子两诸侯”等意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 修辞运用: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1. 历史意义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苏辙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宋代文人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政治反思:通过对周思道归守汉州的描写,反映了宋代官场的腐败和黑暗,引发了人们对政治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送周思道朝议归守汉州三绝》不仅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受到赞誉,更以其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