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汉东西甲乙州,同时父子两诸侯。
它年我作西归计,兄弟还能得此不。

【注释】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汉州: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周思道:字思道,唐宪宗时期名臣。朝议:指朝廷大臣会议。归守:回到原任的职务上。三绝:这里指三首诗,即此诗、第二绝、第三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之际,感慨良多,于是写了这首《送周思道朝议归汉州三绝》。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周思道的赠别之作。从全诗看,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一绝“梓州东西甲乙州,同时父子两诸侯。”意思是说:梓州(成都)东边与西边分别是两个州郡,同时期的两个诸侯,一个姓李,一个是姓赵。这里的“甲乙州”指的是梓州及其附近两个州郡。而“两诸侯”指的是当时蜀中的两位节度使,他们都是藩镇割据势力,互不统属,各自拥兵自重,互相攻战。

二绝“它年我作西归计,兄弟还能得此不。”的意思是说:以后我要策划西归之计,你们弟兄俩还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吗?这两句话表明,周思道即将离开梓州,回汉州去任职,因此作者希望他能为蜀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但同时,他也担心周思道离开之后,他和他的兄弟能否再有机会像周思道这样有作为。

三绝“梓川无路出秦人,剑阁犹关蜀北门。”“梓川”“剑阁”都是古地名。“梓川”,即梓江,发源于四川境内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高山峡谷之中;“剑阁”,位于四川北部大巴山支脉的岷山南麓,是古代四川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

这两联诗是写梓州(成都)地处偏僻,没有通往中原的道路,所以难以出走投奔朝廷;而剑阁一带又是蜀北的重要门户,所以也不易进入长安或洛阳。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因周思道离去而产生的依依不舍之情,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