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

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
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
虎啸风吹籁,霜多蝉病喑。
兽骄从不避,人到记由今。
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
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
偶到初迷路,将还始觉深。
堂中有幽士,插髻尚馀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辙的作品

苏辙,字子由,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学意蕴,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五言排律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严谨性和节奏感使得整首诗歌在朗诵时能够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韵味无穷的美感。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尤为生动,通过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等句子,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巧妙地融入了动物与植物的元素,如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等,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从文化内涵上讲,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反映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追求。诗中提到的“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表达了诗人虽未能终老于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却愿意暂时放下世俗的繁忙,寻找片刻的宁静来抒发内心的感慨。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情感表达来看,苏辙的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真挚的情怀。例如,“兽骄从不避,人到记由今”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宁静美好,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此外,诗中还体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意境,如“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高洁品格的一种追求。

从历史价值上讲,《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不仅是苏辙个人作品的艺术成就,更是宋代文人隐逸思想的具体体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苏辙的这种选择,不仅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独立思考和抉择,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