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亦何恃,夫子此分符。
谈笑万事毕,樽罍众客俱。
高情生远岫,清兴发平湖。
坐使羁游士,能忘岁月徂。
纵欢真乐易,恨别不须臾。
庙幄新谋帅,河间最近胡。
安边本馀事,清赏信良图。
应念兹园好,流泉海内无。
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信息:苏辙,字子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与其父苏洵、弟苏轼并称“三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受到后世的广泛赞誉。苏辙的诗歌以表达个人情感和抒发政治理想为主,其作品中不乏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描绘,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艺术上的细腻处理。
创作背景:《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作于熙宁六年九月,当时天章阁待制李公自登州来此担任地方长官。苏辙作为当地人士,见证了李公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及对百姓的关怀。李公的到来为苏辙带来了极大的喜悦和欣慰,但他也感受到了李公即将离去的不舍。于是,在次年二月,李公因诏书而离开时,苏辙与其僚属在西湖上设宴相送,表达了深深的惜别之情。
内容解析:《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不仅记录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更通过诗歌传达了他们对于友谊、政治和个人抱负的理解与追求。诗中体现了苏辙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将一个离别的场景转化为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享受。
《和李诚之待制宴别西湖》不仅是苏辙与友人间深厚情谊的见证,也是宋代文化背景下文人交流的一种生动体现。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情景和他们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情感波动和艺术表达的高超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