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诚之知瀛州

少年学诗书,晚岁探至道。
岂伊封疆臣,乃是廊庙宝。
苦恨富贵迟,声名得空早。
忆惟西羌桀,始建元戎纛。
恩威炳朝日,号令靡秋草。
功勋不容究,孤高易摧倒。
归来易三邦,但养胸中颢。
宁知北边将,还须用耆老。
春风吹旌旆,先声遍城堡。
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诚之知瀛州》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不仅是对友人李诚之赴任瀛洲的送别之作,更是体现了苏辙对于人生、学问和仕途的独特见解及深厚期许。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诗歌原文
    少年学诗书,晚岁探至道。
    岂伊封疆臣,乃是廊庙宝。
    苦恨富贵迟,声名得空早。

  2. 作者简介
    苏辙(1039年5月25日-1112年6月8日),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其散文风格平易晓畅、朴实无华,论说纵横恣肆,激愤豪雄,善为文议论驳斥异说,文章富于创见,喜作史论文,尤精于史。苏轼称赞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不拘小节”。

  3.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诚之深厚的期许和对他未来仕途的寄望。诗人赞扬李诚之年轻时便勤奋学习,晚年追求深刻,希望他能在仕途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辙的人生哲学,他认为人生不应只是追求物质上的富贵,更应该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和提升。

《送李诚之知瀛州》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苏辙对于人生、学问和仕途的深刻思考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