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书生行

东方书生多愚鲁,闭门诵书口生土。
窗中白首抱遗编,自信此书传父祖。
辟雍新说从上公,册除仆射酬元功。
太常弟子不知数,日夜吟讽如寒虫。
四方窥觇不能得,一卷百金犹复惜。
康成颖达弃尘灰,老聃瞿昙更出入。
旧书句句传先师,中途欲弃还自疑。
东邻小儿识机会,半年外舍无不知。
乘轻策肥正年少,齿疏唇腐真堪笑。
是非得失付它年,眼前且买先腾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方书生行》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的感慨以及对学识传承的重视

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一位东方书生的形象:他虽多愚鲁,却热爱学习,闭门诵读,孜孜不倦。他抱着破旧的书籍,日夜吟诵,尽管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沧桑,但他对自己的学问充满信心和自豪,认为这些书籍能够代代相传,传承给他的父亲和祖先。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辙对知识的尊重和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学术氛围与价值观。

诗中的东方书生形象生动而具有象征意义,他代表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的坚守和执着。这种精神在当代依然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其次,诗歌中的“一卷百金犹复惜”表达了知识的价值和珍贵,即便是价值连城的古籍,书生们也愿意为之付出代价,这反映了古人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极高尊重。最后,诗中还提到了“四方窥觇不能得”,意味着虽然外界难以窥视和理解,但书生们仍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这展现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毅力。

《东方书生行》不仅是一首文学佳作,更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致敬。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文化心态和学术追求,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激发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热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