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子野道人

食无酒肉腹亦饱,室无妻妾身自好。
世间深重未肯回,达士清虚辄先了。
眼看鸿鹄薄云汉,长笑驽骀安栈皂。
腹中夜气何郁郁,海底朝阳常杲杲。
一廛不顾旧山深,万里来看故人老。
空车独载王阳橐,远游屡食安期枣。
东州相逢真邂逅,南国思归又惊矫。
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痒莫念麻姑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吴子野道人》是一首由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苏辙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轼并称“三苏”,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诗歌原文
    食无酒肉腹亦饱,室无妻妾身自好。世间深重未肯回,达士清虚辄先了。
    眼看鸿鹄薄云汉,长笑驽骀安栈皂。腹中夜气何郁郁,海底朝阳常杲杲。
    一廛不顾旧山深,万里来看故人老。空车独载王阳橐,远游屡食安期枣。
    东州相逢真邂逅,南国思归又惊矫。道成若见王方平,背痒莫念麻姑爪。

  2. 内容分析

  • 世态炎凉:诗中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不为世态炎凉所动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间纷扰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清高志趣的追求。
  • 自然意象:通过“鸿鹄”、“驽骀”、“蚌壳”等象征自然之物的意象,传达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 人生哲思:诗中提到“达士清虚辄先了”和“腹中夜气何郁郁”,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友情赞颂:诗中的“一廛不顾旧山深,万里来看故人老”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 行旅抒怀:通过“空车独载王阳橐,远游屡食安期枣”等描写,反映出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渴望。
  • 隐逸之志:诗中反复强调“不食人间烟火,不为俗事所累”,体现了诗人的隐逸之志。
  1. 艺术特色分析
  • 意象丰富: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鸿鹄”、“驽骀”、“蚌壳”等,这些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结构严谨:诗的结构层次分明,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 语言精炼: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每个字词都经过精心挑选,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情感。
  • 寓意深刻:诗中蕴含的哲理和寓意深刻,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1. 历史背景
  • 苏辙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代。然而,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命运也给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印记。
  • 作为文人士大夫,苏辙深受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的影响,其诗歌创作常常体现出这两种思想在他的作品中的结合。
  • 苏辙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言。这种风格的多样性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吸引力和广泛的共鸣。
  1. 文化价值
  • 《赠吴子野道人》不仅是苏辙个人生活经历的写照,也是宋代文人阶层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
  • 这首诗歌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 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

《赠吴子野道人》是苏辙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的结晶,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