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徽使张安道生日

从公淮阳今几年,忆持寿斝当公前。
祝公齿发老复少,岁岁不改冰霜颜。
扫除四海一清净,整顿万物俱安全。
今年见公商丘侧,奉祠太一真仙官。
身安气定色如玉,脱遗世俗心浩然。
幽居屡过赤松子,长夜亲种丹砂田。
此中自有不变地,岁阅生日如等闲。
门前贺客任填委,世上多故须陶甄。
秋风坐见蒲柳尽,岁晏惟有松柏坚。
斯人未安公未用,使公难老应由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宜徽使张安道生日》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也展现了其高超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及赏析:

  1. 诗歌原文
  • 从公淮阳今几年,忆持寿斝当公前(淮阳:古代地名,此处指张安道曾经任职的地方)。
  • 祝公齿发老复少,岁岁不改冰霜颜。(齿发:年岁增长的标志)。
  • 扫除四海一清净,整顿万物俱安全。(扫:清除,海:大海,此处比喻国家或社会;整顿:治理,整顿万物:治理万物)。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此诗通过对张安道岁月如旧、容颜依旧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不变的情谊和对其品德与成就的赞美。同时,通过“扫尽四海一清净,整顿万物俱安全”这两句,诗人展现了自己希望国家安定、人民安乐的理想状态。
  • 艺术手法:在修辞上,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如“齿发老复少”将人的衰老与不衰的美德相结合,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整首诗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层次分明,体现了苏辙作为宋代文坛巨匠的深厚功底。
  1. 历史背景
  • 《宜徽使张安道生日》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政治清明。张安道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官员,其在任期间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苏辙对他的作品进行歌颂,既是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也是为了表达对他高尚品德的敬仰。
  1. 社会意义
  • 在当今社会,这首诗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保持初心,不忘社会责任,同时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宜徽使张安道生日》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历史的记载,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