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孔武仲

飞霜委中林,不废长松绿。
惊风振川野,未省劲草伏。
我贫客去尽,君来常不速。
愧君赠桃李,永愿报琼玉。
我性本山林,苦学笔空秃。
骅骝塞康庄,病足顾难逐。
锦文炫华藻,敝褐非所续。
家有五车书,恨不十年读。
济南昔相遇,我齿三十六。
谈谐倾盖间,还往白首熟。
从君饮浊酒,过我饭脱粟。
西湖多菼薍,白昼下鸿鹄。
城西野人居,柴门拥修竹。
后车载鸱夷,下马泻醽醁。
醉眠卧荒草,空洞笑便腹。
疏狂一如此,岂望世收录。
别来今几何,归期已屡卜。
西南有薄田,茅舍清溪曲。
耕耘三男子,伏腊当自足。
君能远相寻,布衣巾一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孔武仲》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 苏辙,字子由,号颖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及政治家,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并称为“三苏”。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是一位深具政治智慧的学者。

苏辙的诗歌多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主,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如《答孔武仲》中所体现的意境,既有对友人深情厚意的回应,也有对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苏辙的诗歌创作不仅限于抒发个人情感,还常常涉及社会现实和政治理想。例如,他在担任翰林学士期间所创作的策论,就体现了他对国事的关注和个人抱负的追求。这种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大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答孔武仲》是苏辙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作,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朋友间友情的赞颂,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苏辙的诗歌艺术以及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