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侄迈赴河间令

老去那堪用,恩深未敢归。
谁能告民病,一一指吾非。
尔赴河间治,无嫌野老讥。
仍将尺书报,勿复问从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侄迈赴河间令》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的关怀与期望,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

苏辙,北宋著名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人生观念,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创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送侄迈赴河间令》作为苏辙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特色尤为突出。全诗简洁明快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期望。首句“老去那堪用”,反映了苏辙对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再为国效力的无奈之情。紧接着,“恩深未敢归”则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难以割舍的责任。

诗人通过“谁能告民病,一一指吾非”表达了自己虽不能直接参与国家治理,但仍希望侄子能够深入了解民间疾苦,为民解难的决心。最后两句“尔赴河间治,无嫌野老讥”则是对侄子的期望,希望他能不受世俗偏见的影响,公正廉洁地治理河间。

《送侄迈赴河间令》不仅是苏辙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鲜明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