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感旧

还朝正三伏,一再趋未央。
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
梦中惊和璞,起坐怜老房。
为我忝丞辖,置身愿并凉。
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
早岁发归念,老来未尝忘。
渊明不久仕,黔娄足为康。
家有二顷田,岁办十口粮。
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
辛勤养松竹,迟莫多风霜。
常恐先着鞭,独引社酒尝。
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子瞻感旧》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少年时代的追忆和对老年生活的反思。下面是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

  1. 作品原文
    还朝正三伏,一再趋未央。
    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
    梦中惊和璞,起坐怜老房。
    为我忝丞辖,置身愿并凉。
    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
    早岁发归念,老来未尝忘。
    渊明不仕时,黔娄足为康。
    家有二顷田,岁办十口粮。
    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
    辛勤养松竹,迟莫多风霜。
    常恐先著鞭,独引社酒尝。
    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

  2. 主题分析

  • 对少年时代的追忆:《次韵子瞻感旧》中,诗人描绘了少年时期的迷恋世俗享乐,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对过去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 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教我愧弟昆”,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他不仅在诗中表达了对兄弟情深的感受,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示了对朋友的关怀和支持。
  •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夏日炎热和频繁出入朝廷生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江海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不满。
  1. 情感表达
  • 怀旧之情:诗歌中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如“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表达了诗人对曾经自由自在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不适的佩剑的感慨。
  • 自责之意:“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自责和对现在责任的承担。
  • 感恩之情:诗人在诗的结尾部分提到了“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能够继续为国家效力的期待。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梦中惊和璞”和“起坐怜老房”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深刻的内涵。
  • 语言质朴:虽然诗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但整体语言平实自然,更加贴近读者的实际感受。
  • 结构严谨:诗歌的结构严谨,前后呼应,层次分明,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次韵子瞻感旧》不仅是苏辙对自己生平的一次深刻反思,也是他对友情和人生态度的一次真实记录。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