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朝正三伏,一再趋未央。
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
梦中惊和璞,起坐怜老房。
为我忝丞辖,置身愿并凉。
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
早岁发归念,老来未尝忘。
渊明不久仕,黔娄足为康。
家有二顷田,岁办十口粮。
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
辛勤养松竹,迟莫多风霜。
常恐先着鞭,独引社酒尝。
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
【注释】
- 还朝:指回朝廷。正三伏:正值暑热天气。
- 再:两次。趋:快走。未央宫:皇帝的寝殿,这里代指皇宫。
- 江海游:泛指在外地做官。
- 剑佩长:比喻久离故土,思念家乡之情难以排解。
- 和璞:比喻被弃置不用的人或物。梦:作动词用,梦见。
- 怜老房:怜惜年迈的住所。
- 惭丞辖:惭愧地任用我。
- 陟冈:攀登山峰。
- 发归念:想念回家。
- 黔娄:春秋时人,字子贱,隐居不仕,后因贫困而死。
- 康:健康。
- 二顷田:两顷地,约等于今五亩多地。
- 旧文章:指读书写字。编排旧文章:整理自己的文章著作。
- 松竹:指松树和竹子,常青不老。
- 火急报君恩:赶快向皇上报告你的功劳。
- 会合心则降:如果心中与君主的意愿相一致,就会获得提拔重用。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回到京城后的感怀之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朝廷、对故乡、对朋友、对山林的眷恋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官场险恶、名利场的厌倦。全篇语言质朴,风格沉郁,情感真挚,意境高远,是杜甫“诗史”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还朝正三伏,一再趋未央。”点明时间地点,交代诗人刚回到朝廷不久,又去未央宫觐见皇帝。颔联“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写诗人远离家乡,长期在外为官,怀念家乡和亲人的心情。颈联“梦中惊和璞,起坐怜老房。”以梦为引,抒发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尾联“为我忝丞辖,置身愿并凉。”表达诗人渴望得到皇帝的信任,早日获得升迁的愿望。
中间四联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前四句:“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早岁发归念,老来未尝忘。”“渊明不久仕,黔娄足为康。”诗人表达了自己始终坚守志向,不为名利所动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后四句:“家有二顷田,岁办十口粮。”“常恐先着鞭,独引社酒尝。”“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山野间的悠闲生活,以及渴望得到君王的重用的心情。
最后两句“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及时向皇帝报告自己的功绩,得到皇帝的认可和重用;同时也希望在政治舞台上能与皇帝心意相通,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