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雪浪斋

谪居杜老尝东屯,波涛绕屋知龙尊。
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
野人相望夹水住,扁舟时过江西村。
窗中缟练舒眼界,枕上雷霆惊耳门。
不堪水怪妄欺客,欲借楚些时招魂。
人生出处固难料,流萍著水初无根。
旌旗旋逐金鼓发,蓑笠尚带风雨痕。
高斋雪浪卷苍石,北叟未见疑戏论。
激泉飞水行亦冻,穷边腊雪如翻盆。
一杯径醉万事足,江城气味犹应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子瞻雪浪斋》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之一。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与其兄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更在思想内容和形式上都展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苏辙的诗多以描写自然景观见长,尤擅长于描绘山水之美。《和子瞻雪浪斋》正是这样一首展现山水意境的佳作。诗中描绘的是作者谪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淡泊。

在文学形式方面,苏辙也有着独特的探索和贡献。如《和子瞻雪浪斋》所采用的七言绝句形式,使得诗歌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这种形式不仅体现了苏辙的文学素养,还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从文学价值来看,《和子瞻雪浪斋》是一篇表现力极强的作品。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真挚,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特别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和子瞻雪浪斋》不仅是苏辙个人文学创作的杰出成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