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石芝

鸡鸣东海朝日新,光蒙洲岛雾雨匀。
一晞石上遍生耳,幽子自食无来宾。
寄书乞取久未许,箬笼蕉囊海神户。
一掬谁令堕我前,无为知我超诸数。
此身不愿清庙瑚,但愿归去随樵苏。
龟龙百岁岂知道,养气千息存其胡。
尘中学仙定难脱,梦里食芝空酷烈。
中山军府得安闲,更试朝霞磨镜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石芝》是宋代诗人陈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宋朝,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与赞美。

陈渊是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他的作品《次韵石芝》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诗中描绘了东海之滨的石芝,这种植物因其生长在石上而得名。诗人通过“绛囊远致自东海,谪仙为向诗中论”这两句,表达了对这种珍稀植物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生活的赞美。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一晞石上遍生耳,幽子自食无来宾”描绘了石芝生长的奇特景象,而“双鱼万里将芹子,妙意难名聊寄耳”则表达了诗人对其美好含义的无限遐想。这些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诗作不仅是对石芝美丽形态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此身不愿清庙瑚,但愿归去随樵苏”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它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

《次韵石芝》作为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古诗,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陈渊深邃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自然界的独特感悟和追求。这首诗不仅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更应该被更多地研究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