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江西

许君马老共一邦,西山断处流蜀江。
谁令十载重渡泷,滩头旧寺晨钟撞。
乱流赤脚记淙淙,道俗自谓丹霞庞。
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子瞻江西》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作品。下面将深入介绍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苏辙的生平: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弟弟。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成功,曾担任过商州军事推官等职务,并在元丰年间因政治原因被贬至筠州等地。苏辙的政治生涯虽然波折,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不容忽视,他与苏轼并称为“眉山二苏”,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苏辙的文学贡献:苏辙的诗作以内容深刻、语言朴实著称,尤以其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受到赞誉。他在宋词创作上也有所建树,其代表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
  1. 诗词原文及译文
  • 原文
    许君马老共一邦,西山断处流蜀江。
    谁令十载重渡泷,滩头旧寺晨钟撞。
    乱流赤脚记淙淙,道俗自谓丹霞庞。
    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
  • 译文:许君马老共一邦,西山断处流蜀江。是谁让十年重渡泷,滩头旧寺晨钟撞。乱流赤脚记淙淙,道俗自谓丹霞庞。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
  1. 作品背景
  • 历史时期:该诗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也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 作者遭遇:苏辙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他曾因兄长苏轼的诗句而获罪,因此其诗作往往带有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 社会环境:宋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为苏辙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他个人的经历和性格也影响了他对生活和社会的观察与感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1. 艺术手法
  • 修辞手法:苏辙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例如,他将乱流形容为“赤脚”的淙淙流水,既形象又贴切,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西山”、“蜀江”等自然景观,以及“道俗自谓丹霞庞”等人文描写,都是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具象化表达。
  • 情感表达:苏辙在诗歌中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如对故乡山水的怀念、对友人重逢的喜悦等,这些都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给读者,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 主题思想
  • 忧国忧民:苏辙的许多诗歌都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寄托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 友情颂扬:诗中多次提到与友人之间的往来,如“往还二老”“道俗自谓丹霞庞”,反映了苏辙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 人生感悟:苏辙在诗中也常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这些都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
  1. 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宋代诗人的代表之一,苏辙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面貌,也为后人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艺术价值:苏辙的诗作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影响:苏辙的诗词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许多作品被广为传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次韵子瞻江西》不仅是苏辙个人创作的优秀代表,也是宋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深入了解苏辙的文学成就,也能够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