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谪居三适旦起理发

道人鸡鸣起,趺坐存九宫。
灵液流下田,伏苓抱长松。
颠毛得馀润,冉冉欺霜风。
俯就无数栉,九九为一通。
洗沐废已久,徐之勿匆匆。
气来自涌泉,至此知几重。
近闻西边将,袒裼拥马鬃。
归来建赤油,不复侪伍同。
笑我守寻尺,求与真源逢。
人生各有安,未肯易三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旦起理发”是一首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属于宋诗中的豪放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介:

这首诗的全名是《次韵子瞻谪居三适,旦起理发》,作者为苏轼(苏东坡),创作于公元1087年。在这首诗中,苏轼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贬谪生活的无奈和乐观态度。

诗的内容大致如下:

谪居三适日,晨兴理旧发。  
忽见天外云,如闻海上潮。  
何人解此意?为我一挥毫。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早晨起床时,发现天上有云,仿佛听到了海潮的声音,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一种解脱,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的“谪居”指的是古代帝王被贬官到地方任职,而“三适”可能是对某种情境或境遇的隐喻。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事物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不羁的风格闻名,被誉为“词中之龙”。苏轼的诗词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