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鸡鸣起,趺坐存九宫。
灵液流下田,伏苓抱长松。
颠毛得馀润,冉冉欺霜风。
俯就无数栉,九九为一通。
洗沐废已久,徐之勿匆匆。
气来自涌泉,至此知几重。
近闻西边将,袒裼拥马鬃。
归来建赤油,不复侪伍同。
笑我守寻尺,求与真源逢。
人生各有安,未肯易三公。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子瞻谪居三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道人鸡鸣起,趺坐存九宫。
道人听到鸡叫声就起床,坐下来修炼。
“九宫”指的是道家修炼中的九个宫室(九宫八卦),这是修行者用来静心冥想的地方。
灵液流下田,伏苓抱长松。
灵气如同液体般从田间流出,就像伏苓(一种植物)紧紧抱着参天大树。
“伏苓”在这里比喻道家的修行,强调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颠毛得馀润,冉冉欺霜风。
胡须得到余润,慢慢变得浓密,仿佛能抵御寒风。
这里的”余润”和”欺霜风”都是形容胡须生长旺盛的景象。
俯就无数栉,九九为一通。
低头就着无数梳子梳理头发,九九八十一是一根头发的通数。
“栉”是古代梳头时用的梳子,这里用来形容头发的数量之多。
洗沐废已久,徐之勿匆匆。
洗头沐浴已经很久不用了,慢慢来不要匆忙。
“洗沐”指洗头沐浴,这里用来形容生活简朴无华。
气来自涌泉,至此知几重。
气息来自涌出的泉水,到这里就知道了多少层。
“涌泉”比喻生命的源泉,这里的”几重”表示生命的复杂性。
近闻西边将,袒裼拥马鬃。
最近听说西面的将领要出征,他裸露上身,拥抱马鬃。
“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边远地区或者战争之地。
归来建赤油,不复侪伍同。
回到家乡后建造红色的油坊,不再与普通人混在一起。
“赤油”是指红色油脂,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产业或技能。
笑我守寻尺,求与真源逢。
嘲笑我守着这小小的领域,希望能与真正的源头相遇。
“寻尺”是形容微小的事物,”真源”则是指事物的本源或真实的本质。
人生各有安,未肯易三公。
人生各有自己的安定之处,不肯轻易地放弃三公这样的高位。
“三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地位崇高。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家修行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的看法。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道人、鸡鸣、九宫、灵液、伏苓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淡泊、超脱的人生画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