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
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
前人传蜜延客住,后人秉艾催客奔。
布囊包裹闹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
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
相逢处处命俦侣,共入新宅长子孙。
今年活计知尚浅,蜜蜡未暇分主人。
明年少割助和药,惭愧野老知利源。
收蜜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收蜜蜂》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分析:
作品原文:
空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
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解与蜂语言。
前人传蜜延客住,后人秉艾催客奔。
布囊包裹闹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
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
相逢处处命俦侣,共入新宅长子孙。
今年活计知尚浅,蜜蜡未暇分主人。
明年少割助和药,惭愧野老知利源。作品鉴赏:《收蜜蜂》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繁忙而热闹的采蜜场景。诗中的“蜂队”象征着忙碌的蜜蜂,而“王子”则指代蜂王,突出了其尊贵的地位。诗人通过对蜜蜂生活状态的观察,反映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类过度依赖蜂蜜等采集行为的批评。
创作背景:据资料显示,《收蜜蜂》是苏辙的作品之一。苏辙(1039—1112年),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他生活在北宋中期的社会变革时期,经历了从盛转衰的转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收蜜蜂》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更以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思想价值,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