葺居五首

南堂初一家,隔绝岁月久。
开墙北风入,爽气通户牖。
栋梁未摧折,斤斧聊结构。
非言事轮奂,粗反昔人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葺居五首》是宋代诗人苏辙所创作的一组诗。以下是对这组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葺居五首》由苏辙创作,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通过描写屋舍的修补与修缮,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和反思。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缅怀,还展示了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以及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2. 诗歌原文:南堂初一家,隔绝岁月久。开墙比风入,爽气通户牖。栋梁未摧折,斤斧聊结构。非言事轮奂,粗反昔人旧。庭方止数寻,风月所从入。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竹林失蕃养,春笋日琐细。草蔓半萦缠,樗栎互亏蔽。已令具刀镰,稍俟秋霜厉。欲成林下饮,更种园东地。杂花生竹间,竹荒花亦瘁。移花通狂鞭,春到两皆遂。墙东破茅屋,排去收遗址。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东南皆民居,屋败如龉齿。一完诚未能,缀葺聊且尔。内修晨夜虞,外结比邻喜。无心本何营,生理未免此。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破旧小屋的修复过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苏辙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诗中的“内修晨夜虞”表明了作者在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努力,而“无心本何营,生理未免此”则揭示了尽管有心于社会的福祉,但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仍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现实条件。这种矛盾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复杂的情感状态。
  4. 艺术特色:《葺居五首》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例如,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杂花生竹间”暗示生命力的顽强,而“移花通狂鞭”则传达了一种对生命自由的渴望。此外,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如“开墙比风入,爽气通户牖”等句子,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哲学思考。

《葺居五首》不仅是苏辙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这些诗句,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