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迟韵复雪

老人怕寒愁早作,夜闻飞霰知相虐。
粟车未到泥复深,场薪欲尽心惊愕。
山川滉荡势如海,孤舟一叶知安泊。
山中故人消息断,欲问有无隔溪壑。
人言王生好事人,回船不顾山阴约。
故侯生来本贫窭,妻子至今美藜藿。
曳履长歌解忍饥,裹饭往饲今谁托。
家人来告酒可刍,洗盏开瓶同一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迟韵复雪》是宋代诗人苏辙的一首作品

苏辙,字子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内容充实、风格独特而著称。《次迟韵复雪》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老人生怕寒愁早作,夜闻飞霰知相虐。
    粟车未到泥复深,场薪欲尽心惊愕。
    山川滉荡势如海,孤舟一叶知安泊。
    山中故人消息断,欲问有无隔溪壑。
    人言王生好事人,回船不顾山阴约。
    故侯生来本贫窭,妻子至今美藜藿。

  2. 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是苏轼的弟弟,与苏轼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擅长散文、诗歌和词曲。其诗歌作品多以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友情为特点。

  3. 作品赏析
    《次迟韵复雪》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诗人的个人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诗中“老人生怕寒愁早作”一句,深刻地刻画了老年人对寒冷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早作的心理负担。同时,“夜闻飞霰知相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如“山中故人消息断,欲问有无隔溪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切之情以及无法跨越地理距离的无奈。最后两句“故侯生来本贫窭,妻子至今美藜藿”,则是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身的感慨。

《次迟韵复雪》不仅是苏辙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文采,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