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老住慧林

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
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
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
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
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
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
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
徐行勿与较,乘流得坎止。
君看净因揩,志以直自遂。
杀身竟何益,犯难岂为智。
去住本由天,毋求亦无避。
相期明且哲,大雅亦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悟老住慧林》是宋代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主要描绘了悟老在岭南慧林修行的生活和心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风格:《悟老住慧林》展现了苏辙超脱世俗、忘却烦恼的禅定境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2. 诗歌原文: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
  3. 诗歌赏析:此诗通过对“能公”、“忠公”和“悟公”三个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物的对比,展现了悟老在岭南慧林修行的生活和心境。其中,“能公”、“忠公”分别代表世俗之人和官场之人,他们的生活受到外界因素的束缚,难以摆脱尘世的烦恼与诱惑;而“悟公”则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境界,他能够超越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不同人生态度的观察,也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它不仅是对悟老在慧林修行生活的记录,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对于佛法的独特见解,从而引发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悟老住慧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五言古诗,它通过描绘悟老在岭南慧林修行的生活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佛法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悟老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