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鳅。
药剂失先后,欲速反见留。
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
授我桂与姜,乃始与病投。
逾旬不出户,映牖披重裘。
遥闻南山下,不与他土侔。
山寒雪不解,清气昼夜浮。
馀冷入市城,烦热遭濯漱。
况乃郡斋静,满地贮清流。
露湿荷叶净,月上松柏幽。
墙头白杨树,秋声无时休。
夜蜩感寒气,上树鸣啾啾。
野鹤弄池水,落拍翅羽修。
此处虽可爱,慎勿恣意游。
凡人爱凉冷,凉冷乃热雠。
试扫北窗下,静卧却所忧。
屏扇去冰雪,虚室风自油。
岁热强自厚,良药彼有不。
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十三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初夏,当时作者正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病中。诗中以喜雨象征时局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喜悦心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
原文如下: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野外的小路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只有江上的渔船发出一点光亮。天亮时看见江边的红花湿润了,原来这是百花盛开的锦官城里。
此诗前两句写景兼点时令,后两句叙事兼抒情。首句写阴天暗夜,次句写晨曦微露,第三句写江边红花,第四句写春满京城。全篇情景交融,意境浑融。